貓裏藝文

2021-7月 木雕博物館
陳啓村與作品「窗」
陳啓村與作品「窗」
石佳蕙-椅子上的星球
石佳蕙-椅子上的星球

 

項目

類   別

日  期

內    容

地 點

1

三義木雕源流展

7/1(四)-7/31(六)

三義木雕由過去至今,發展過程中各時期代表性精采作品。

一館2樓

2

典藏精華展

7/1(四)-7/31(六)

展出歷年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得獎作品

一館、二館2樓

3

木雕師進駐博物館

7/3(六)、7/4(日)

7/10(六)、7/11(日)

7/17(六)、7/18(日)

7/24(六)、7/25(日)

10:00-12:00

13:00-17:00

提供社會大眾與創作者對話空間,對木雕藝術的認識與觀摩,讓民眾有更多重空間視覺享受,帶給國內創作者與民眾新的視野與啟思。

一館1樓

 

木雕博物館:三義鄉廣盛村廣聲新城88號 電話:037-876009傳真: 037-870181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00~17:00(16:30後,停止入館)

休館時間:週一(如遇假日,照常開館)及館方公告休館日

 

刻鑿映藝-木雕創作聯展

展出時間:7/1(四) - 7/18(日)

展出地點:二館4樓

嘉義市木雕學會於民國106年成立,每年舉辦會員聯展,會員及顧問約40人,其中包括文化部登錄傳統鑿花、大木作、小木作匠師、縣市政府核定登錄為傳統木雕工藝、傳統鑿花木雕技術保存者:李宗霖、蔡共新、陳明洲、張旭輝、劉勝仁、陳佐民等人,以及榮獲木雕工藝競賽得獎者:蔡清鈿、李文武 、楊永在、林信安、賴冬信…等。

現任理事長李宗霖,特為邀集會員於三義木雕博物館四樓展出精湛作品約50件,展出主題涵蓋神像雕刻、鑿花木雕、花板木雕、漢式木雕、及現代木雕工藝創作,每件作品均展現精雕細琢、巧奪天工、造型獨特,具個人特色與創意風格。

 

火炎山下的女藝展

展出時間:7/1(四)-7/29(四)

展出地點:一館地下室

火炎山下的木雕工藝、紅磚產區、藺草文化、陶窯工藝文化等四大主題與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均源於祖先們百年前族群交融,是一段與在地自然資源共存共榮的故事,一部已經逐漸隱沒於時間的墾拓史詩。本次展覽乃連結「三義木雕博物館」、「灣麗磚瓦文物館」、「台灣人文窯場展演館(華陶窯)」等地方文化館,並邀請苑裡老街上,傳承至今已三代的「美田帽蓆行」,串聯這段逐漸被遺落的苗南文化故事線。

過去「重男輕女」的觀念固著於社會的各個產業結構間,火炎山下的女性,一生面對著社會、生活形態的各類淬練與鉅變,並沒有耀眼的獎牌與事跡,但在她們單純瑣碎的生活日常細節裡,千絲萬縷的情感,投射在藺編、木藝、磚雕、與陶品創作裡,真切地承載著在地工藝與產業的興盛與變遷。本次展覽以「女藝」為視角,分享女藝師一路行來的創作風景,更讓充滿豐盛與生命力的美學觀點,繼續精彩地在我們日常裡,鮮明的活躍著。

2021臺灣木雕裝置藝術大展

展出時間:7/20(二)-7/31(六)

展出地點:二館2、3、4樓

木,汲取萬物日月精華、承載百年土地記憶,生命在木頭之中流動所刻劃下的木輪,就是延續傳承的最好體現。展覽策劃核心理念,強調每件藝術作品與展示場域之連結,希望透過作品與地域的緊密連結性,擴大且延伸作品背後欲呈現之獨特價值及意義,同時創造更加引人入勝之觀展空間,透過將展示空間之環境作為脈絡,靜靜梳理作品所欲呈現之寓意及整體氛圍。

策展主題為「虛實對白」,圍繞「光、影、空間」三大創作元素。光與影是具有通透性的虛質元素 本次展覽將以敦厚的木質作為實質元素,在同一展示空間中,以虛實交會互動創造令人尋味的展示內容,將木質作品作為中柱媒介,透過光的照射,創造對立的影,於此光木影三方,形成一獨立的對話空間。

 

  薪傳啓藝-臺灣木雕專題展

展出時間:7/1(四) - 7/18(日)

展出地點:二館3樓

陳啓村老師從事木雕四十餘年,於108年榮獲文化部登錄認定重要傳統木雕保存者(人間國寶)、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臺灣木雕薪傳成就獎」,更於109年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因此特為辦理專題展,展出陳啓村老師從傳統至現代創作精彩作品、設計手稿及薪傳學員作品合計約80件。

陳啓村老師出生於台南鹽田,國小畢業後即開始正式拜師林依水師傅,學習所有木雕工藝的基礎功,從林師傅身上受到的最大影響,是老師不菸不酒、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好作息。 18歲學成出師,被當時台南雕刻工藝水準最高的雕刻社「人樂軒」網羅,成為福州派林依水雕刻藝匠旗下的雕刻師傅,雕刻技藝更加精進。陳啓村在「人樂軒」看見許多林家世代累積的雕刻草圖、完成的作品照片,自己也捨得花錢買了一台當時相當稀少而且昂貴的Nikon單眼相機,到全省雕刻精美的廟宇拍照做功課,雕刻技藝進步一日千里。

年少時曾因到過社教館觀賞美展得獎的雕刻人物後,內心澎湃,感受到傳統雕刻被帶進藝術殿堂的震撼,在23歲時開始學習素描。在木雕技藝的學習養成之路,陳啓村比喻林依水是生他的老師,而林利銘是撫育他成長的老師。

民國70年代,臺灣出現打磨機,雕刻技藝門檻最高的粗胚打製頓時能被機械所取代,陳啓村老師感到相當大的失落感。但他知道轉型創作才能為自己的木雕事業開創新的道路。在技法上,24歲以前專研於用刀的技術、累積處裡木質纖維的經驗,而現在,更多是對從造型美感中傳達心緒思想的鑽研,也就是對形體如何簡化,對情感如何增加的揣摩。

25歲,陳啓村老師循著藝術殿堂的方向前進,他參加省展獲得優選,翌年又獲得第一屆奇美藝術獎,那個聽不懂國語的小男孩,終於在藝術創作上獲得了掌聲。陳啓村的創作多取材自生活與民俗,天篷大元帥為其代表性作品,此外也經常充滿了細膩刻畫的生活細節融入創作。他從木雕創作生涯中,感受藝術家貴在從磨練中得到對生命的體驗,而生活的靈感就來自於不經意的當下。他對一件好的作品的定義,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家的作品和觀者的生命能夠產生連結與感動。